要么心驚膽戰地拿貨,要么坐立不安地觀望。年后豆粕行情真的害苦了一大批前期看空的采購者。但是,即便年后補貨已告一段落,仍不宜過分看空,豆粕短期內易漲難跌。以下是筆者結合市場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豆粕現貨市場參考,截至2月18日,國內主要地區油廠平均報價在3621元/噸左右。其中山東地區在3660元/噸,華東地區報3560元/噸,大連地區3700元/噸,天津地區3680元/噸,廣東地區3580元/噸。
對美豆的需求仍存
年前因擔憂特朗普上臺后發起的貿易戰波及進口大豆,國內采購美豆并不算多。而中國作為美豆最大的進口國的同時,美國也是中國主要的大豆出口國之一。市場擔心若中美貿易緊張形勢加劇,中國將縮減采購,轉向采購巴西大豆,美豆便會面臨更大壓力出口前景。但著眼現在,一是國內大豆庫存下降且豆粕庫存低于近年同期平均水平,油廠普遍挺價,部分工廠已有斷豆停機的計劃,二是巴西豆大量到港時間至少在一個多月后,三是巴西豆若水分不好易出現質量問題,四是美豆目前價格并未過高而巴西也有可能不斷調整升貼水報價。因此短期內完全放棄美豆并非最合適的選擇,美豆價格也難有大幅下跌。
未來供應難解近憂
目前大多數人看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二季度巴西豆大量到港后產生的供應壓力,另一方面是下游養殖利潤不好導致的豆粕需求減少。市場普遍認為2~3月到港明顯偏少,但4月開始將有近千萬噸的月均到港量。但即使4月能夠如期到港近千萬噸,屆時養殖對豆粕需求的增加和3月供應偏緊的情形也難以令豆粕庫存迅速累庫至危險范圍。因此未來充足的供應目前僅能望梅止渴,除非并無剛性需求,否則不可過分看空。
外圍潛在利好支撐
首先,美豆新作種植意向若符合市場推測的下調預期,則會對豆粕價格產生新的支撐。其次是中美貿易政策具有不確定性和突發性,仍有變動的可能。然后是巴西港口工人罷工等行為或導致大豆裝運和物流出現延誤。最后,南美大豆并未收割完畢,短期內天氣變化仍將影響市場情緒。多重利好雖未板上釘釘,但都可能產生短期內的支撐。
綜上所述,短期內,豆粕價格偏強震蕩運行。這不意味著豆粕只漲不跌,但在一季度就跌破年前價格的概率較小。在供應偏緊的行情下更應保證安全庫存,以免在準備采購時恰巧遇到市場竟相抬價的行情。近期關注養殖業恢復進度、國際大豆價格走勢及政策導向。筆者思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各位讀者需結合自身及周邊市場情況酌情參考。欲了解多油粕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咨詢,成為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
特別聲明